只感叹天意弄人,贱如草芥的命运就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把控…
贴子《寇海洋和陈国志》(原名)断断续续在天涯已经写了快一年多了,很多新进来的朋友还表扬楼主可以坚持那么久。说老实话,一开始是因为刚辞职闲赋在家,仅仅想用文字记录一段有关青春和情感的记忆而已。
没想到也有很多同志不嫌弃楼主才情浅薄,文字粗疏,一直不离不弃追贴,让楼主有坚持写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哪怕是后来一路同行因特殊原因关了,依然有一帮朋友在论坛上支持。
在这里,楼主再次由衷地感谢大家的肯定和鼓励。
也许帖子写到这里该是结束的时候了,毕竟人生的一生精彩的部分也就是那么一点点,白岩松曾说过:
人的一生只有5%是精彩的,也只有5%的痛苦,另外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者5%的痛苦,在90%的平淡中度过。
关于寇海洋和陈国志后来的故事,会慢慢将原来在论坛发表内容一一贴出来。
至于将来有什么后续的故事,那就要等上天安排吧!
感谢一路有你同行,祝同志们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自由幸福!
十二年后的重逢(写于2017年年终岁末)
最近一直在回忆关于和陈国志的点点滴滴,尤其是那些生活中的细节像潮水般涌现,常常让我忘记了我们分开已经有整整十二年多了。就在我揉着肩周炎发作的手臂,断断续续敲着键盘的时候,还隐约能感觉到他穿着一条大裤衩,光着膀子,拿着一个紫砂茶壶边喝边踱步,习惯性地在我身边像个老妈子一样絮絮叨叨。
我很奇怪,平日总是一副不苟言笑,酷劲十足的他为什么在我面前那么多话讲。难道是因为年纪逐渐大了吗,还是因为平时他倾诉的渠道被领导、同事、老婆孩子堵塞了,所以在我面前就泛滥成灾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此话不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
陈国志对于电脑一窍不通,我还没离开那年,人人都已经开始投身互联网冲浪了,但他却一直拒绝这种生活的新模式。
至今他都尽量少用智能机(后来了解到的),不上网,不玩微信(不发朋友圈,只发语音和信息),不用QQ,也极少在上网聊天。
记得以前,他抽空偷偷跑到我的宿舍来,我忙着上网没空理他的时候,他总喜欢坐在我的背后,冷嘲热讽地看着我在网上和别人聊天,虽然他有点吃醋但一时三刻也不肯离开腻歪得很,按他的说法就是争分夺秒地在一起。
这是我能理解的,作为一个有家庭的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在公在私,他有操不完的心,忙不完的琐碎事。毕竟我们能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真的不多,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他都是见缝插针,来也匆匆,去也从匆匆。
当年决定离开学校的时候,我们抱头痛哭的那一幕依然像刀子一样刻在我的心上。
陈国志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坚强,他对感情的渴望不亚于我,只是他的心要分成太多份了,留给我的那一份又太少。曾经我也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豁达到不计较,可是时间长了我发现其实是无法做到的。就像鞋子里的沙子一样,刚开始不觉得难受,可是走到最后那颗沙子把你折磨得血肉模糊时,你就宁愿把鞋子扔掉,光着脚走了。
年轻的我越来越不能容忍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拉锯战,长痛不如短痛。当我拉着行李箱离开的瞬间,看着还在熟睡中的陈国志,心中充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身边的人来来往往,缘聚缘散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龙应台说的:“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十二年是人生的一个轮回啊!
午夜梦回,曾经无数次想过和他重逢的情景,只是再擅长描写的写作高手也无法描绘我心中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心绪。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心血来潮偷偷回去了一趟原来工作的那个学校,那天是星期一升国旗,料定陈国志一定会出现的。
学校门口的护栏旁边常常站满了围观升旗仪式的家长和群众。
我戴着鸭舌帽,挂上一副蛤蟆墨镜,挤在人群里远远地望着里面的一切。
先是国旗下讲话,然后是颁奖仪式。
“下面有请陈校长为获得书法比赛一等奖的同学颁奖。”
心情骤然紧张起来,心跳猛然加快了,手心里汗津津的。
他,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踮起脚,伸长脖子,望眼欲穿。
终于,只见教师队伍中一个身形臃肿,头发稀疏的中年男人腆着肚子缓步走上升旗台,一脸慈祥,笑容可掬地给学生颁奖。
时隔多年,我依然一眼就认出他就是我当年的心头肉—体育老师陈国志。
我不由得叹息了一句:“他果然还是做了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