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王菲有很多理由,不喜欢她的或许就只有一个理由:因为她貌似,冒犯了你一潭死水,凑合无味的人生。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年轻的时候读席慕蓉这首《一颗开花的树》,一直都把作品解读成一个人默默地等待着爱人的出现的情诗,但后来作者席慕蓉表示“有点犹疑”。但她同时声明,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权威性。
这是作者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作者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在替它发声。就是这棵真实地存在于席慕蓉生命现场里的油桐,让她念念不忘。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
连一棵树都懂得自己的花开给自己看的,人活一辈子也应该为自己活着的。
当没人欣赏你的时候,没人爱你的时候,你也应该像一颗开花的树一样,默默地攒足全身的力量,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模样。
早在两百多年前,袁枚就说过了。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从高考到毕业季
六月的高考已经过去几天,又该是大学校园里毕业生告别的时候了。
虽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很多没能通过考上大学而成才的途径多了很多,但是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子弟来说,高考依然是一条通往上一层阶级的捷径。
大部分草根阶层依然靠走在这条路上来改变命运。
可是,为什么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是天子骄子,一出来就是国家干部身份,工作和户口都安排好了,占尽优势资源。可如今的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都很难找工作,更不用说是别的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是知识贬值了还是读书真的无用了?
其实,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这两个阶段的社会坏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还处于农耕社会,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十亿人民中九亿是农民,劳动力也以文盲半文盲为主。这个时候的国家是百废待兴,人才紧缺。只要是大学生,不管是什么专业的都是香饽饽,哪里不需要人才呢?
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的大学教育不仅对社会有好处,在工业革命初期对底层脱贫致富也是最有效的。
那时的大学生接受的技能教育足以应付一切工作。
所以只要能考上大学,一辈子就基本无忧了。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农家子弟来说,无疑就是鲤鱼跳龙门,改变自己乃至一个家族的命运了。
工业化的初期,当大部分人还停留在会简单的加减乘除的时候,你考上了大学,就如同鹤立鸡群,很容易就在各行各业里出人头地,成为人群中的精英了。
但是,当工业化完成,高等教育开始普及的时候,你在大学所接受的那点技能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大学的技能教育就相当于基础教育,再也不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地方了。
如今提倡的是终生学习,在大学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让自己活得成为精英的素质和技能,才能不断向上一级社会阶层迈进。
社会发展了,环境改变了,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考上大学就都能找到好工作,一纸学历就想改变命运的阶段,对于现在一个月就能推出一款新手机的日新月异的时代,想想你在大学里就掌握了那么点技能足够吗?
既然考上大学都不能找到好工作,那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
草根阶层干脆就不要读书,早点学一门手艺不是更好吗?
吴军在他的硅谷来信讲到上大学的目的:
其一,有一个在未来社会能够养活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能力,这对于底层人士晋升到中产阶级非常重要。
其二,通过掌握一种技能,证明自己有学习能力,能够获得成功。这样只要一个人走出校门后有上进心,就能学习新知,适应新环境。
其三,上大学的目的是要完成从草根到中产阶级,从平民到精英,从一个社会的消费者到一个贡献者的准备工作或所必要的训练。
说到底,上大学除了培养你的技能,关键还是要你扩大的人生格局,开阔你的眼界。
一个人只有跟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能越来越优秀,一个人只有跟牛人在一起,才会变得更牛。
想想,为什么在穷乡僻壤里,为了一点绳头小利,父子兄弟之间可以随时翻脸,甚至恩断义绝。邻里之间仅仅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琐事,就可以大打出手,然后老死不相往来。
格局小,见识浅,所以才会掉到这些坑里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