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爷还是很慈祥的看着我,在我说话的时候,佛爷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等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佛爷对我非常严肃地说:“前世造业,今世受报;今世造业,未来受报。你们认为的轮回转世就像这样吧?一个灵魂是不灭的,然后根据他的好坏功过受到审判?然后由万能的佛来怜悯和救拔罪人?”我充满疑惑地看着佛爷:“不是这样吗?”佛爷笑了:“不是这样的,这是迷信的佛教、世俗的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我不知道佛爷是不是可以解开我心里的谜团和结,不知道佛爷是不是可以为我指点一个生命的方向。我很自然地专心听佛爷讲下去:“佛教是不承认有一个灵魂的,但是佛教要建立业果轮回的原理。这并不矛盾,在佛教的哲学理念中讲,这叫‘二谛’。也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是佛教教义建立的根本基础,也是修行中首先要搞清楚的。否则,你就会有很多问题无法解释,这样就会产生疑惑。”
“当然了,这个问题讲起来很难的。其实人的今生和前世不必要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灵魂来完成转接。很多人认为,众生的轮回象我手里的这串念珠,很多珠子用一根线来连接,很多次生命也用灵魂来连接。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就象我们家乡种青稞,你们这里种麦子和水稻。第一次播下的种子和后来收获的果实是一回事吗?显然不是,不然的话种子就是果实了。但它们没有联系吗?也不是,那样果实就不需要播种也可以获得了。这就是‘不一亦不异’的道理。种子从播种后,就会遇到养分、水分、温度、光照,然后就刹那刹那变化着,生长着。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各种因缘聚合之下发生发展的。所以说,诸法因缘生。再比如,我这个碗里的青铜小佛像,有没有一个仅仅属于他自己的自性呢?可以独立自主、常一不变,甚至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我们是怎样感知的呢?首先是这些客观事物的存在,要具备‘能持自相、轨生万物’的特性,就是在一定时间限度内可以保持自己的表现性状,为人所了解,并且根据某些内在的发展规律,发生发展。”
佛爷看我一头雾水,就更加耐心地说:“你看真实好看的这尊小佛像,属于它的自性、特性在它的材质中吗?不对,如果在它的材质中,就说明,青铜有小佛像的自性、特性,不能造大佛像,更不能造其它的东西。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材质中没有小佛像的自性。那他的特性和自性在造它的人当中?肯定也错了,那人就成了佛像,或者除了佛像什么也不会做。那是在工匠遇到材质,加工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佛像的自性吗?这就好比我们三个人都没有钱,聚到一起就会变出钱来一样不现实。这就是‘不生不灭’的道理。但我们眼前确实又看见了佛像的‘成、住、坏、空’四相,并且依据这四相建立有为法的概念,与‘不生不灭’相矛盾了吗?其实也不矛盾。比如现在我们所处的房间里一片漆黑,我把一头点着的一小截香的另外一头用线绑好,然后抡起来,你就会看到一个火圈,对不对?”我和霆都点点头:“对。”
佛爷笑了:“可这个火圈是虚幻的,假的。从来就没有真实存在过。虽然没有真实存在过,但我们却又真实地看到了它。这叫什么?这叫‘幻’。相同的道理,一切有为法,虽然具备生、住、异、灭四相,但它们从来就没有一个自性产生过,一切都是如幻的存在。为什么叫无自性和如幻呢?因为它们不是僵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给我们通过修行改变自己的一切提供了可能性。所以《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才是真实的、客观的佛教世界观。那你刚才说的无法自拔就是错误的,只要方法得当,一定可以解决问题。其实人凭着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也就过分依赖和相信自己的感官,这实际上是很可笑的。人的感官受一定的限制,所以才有错觉的存在。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没有见过爷爷的爷爷,那就是不存在。肯定很荒唐,因为可以推理。只要合乎情理,就可以认为是相对的正确和真实。”
佛爷又看着霆说:“你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错误的判断和分析自己,让自己很为难,很尴尬。”这时,群培回来了。佛爷跟群培说了很简短的两句藏话,群培就开始收拾桌上的法器。佛爷始终看着他收拾每一件东西,并且不时地说着一两个很简单的藏文词汇。直到群培把其余的东西收拾好,端着水和糌粑丸子混合在一起的大盆子退出去,佛爷才又看着我们说:“等一下,烧一点奶茶喝。我们先说话。”佛爷很孩子气地把念珠放在桌子上转了两圈,又绕在手里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手印,念了几句藏文的颂文。然后又说:“任何众生都有烦恼,但是没有烦恼的自性。这样就给获得无上智慧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点佛和众生是平等的。我们经常会读到一些很发人深省的文字。‘诸佛非以水洗罪,亦非以手除众苦;非将所证迁于他,示法性谛令解脱’。就是说,佛陀是真理的实践者,而不是万能的神。他将真理告诉我们,要我们自己去亲自实践后才了解它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