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芃泽心烦地站起来,在柱子面前踱过来,踱过去。
这时有人在远处喊:“王玉柱同学。”
王芃泽看到肖春莹站在远处等待柱子过去,无奈地笑了笑,对柱子说:“快去吧。”
但是柱子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愤愤地回答:“不去。”
“生气了?”王芃泽调侃地笑着问,“那可是你觉得最有趣的班长呀。”
“管她是谁呢,我只想在你这里待一会儿。”
柱子抓住王芃泽的衣服,拉着他坐下来,难受地说道:
“叔,看到你这个样子,我都没有心思参加比赛了。”
王芃泽听了,呵呵地笑起来,凑近柱子,说道:
“可是我看到你这个样子,我的心情就一下子变好了。”
运动会最后压轴的10000米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全校师生们想知道的不是柱子能否得第一,而是跑完25圈后,将会把第二名拉下多少距离。发令枪一响,柱子就飞快地跑了出去,肖春莹在场外跟着跑,向柱子喊:“刚开始不要那么快,节省体力。”
她不知道柱子根本不用考虑体力问题,跑了3000米之后还是同样的速度,赛场外欢声雷动。柱子已经将后边的人拉下了将近两圈,跑着跑着他觉得无趣极了,大脑安静下来,耳边的声音渐渐远去。
他就这样一边跑一边想事情,望着城市里灰旧的楼房之上一圈一圈旋转的天空,太阳消减了热度,慢慢地西斜,这让他想起科考队离开湾子村的那一天,他在乡里下了长途汽车,立刻沿着山路往家跑,奔上一道山梁又一道山梁,那时不像现在这样无趣,那时候,他心里有一个信念,唯恐慢了一步,而错过了与王芃泽的最后一面。
一圈一圈单调地重复下去,后来柱子的心中一片澄明,他看到太阳在一点点地变大,最后变成了夕阳,像个红色的生命体,轻盈地,忧郁地,在与这个城市缓缓告别。柱子突然觉得这是一种预感,他经常有预感,而且往往很准。
转弯的时候,夕阳又看不到了,这时一阵更大的欢呼闹嚷起来,柱子看到肖春莹带领着同学们向他涌过来,但他不想被人拦住,他绕过他们,继续追着夕阳跑。他仔细看那个夕阳,正散散漫漫地送来橘红的光,他相信自己是发现了一种细微而博大的美,他的生活将会因这种发现而变化,在他的记忆中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当他在生活中发现新的东西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开始改变了。
柱子停住了脚步,扑通一声蹲坐在地上。王芃泽急忙冲进跑道,向柱子喊:“别坐着,站起来,快站起来。”肖春莹和其他同学也从另一个方向跑过来。
柱子扶着王芃泽的手站起来,在操场上走了几步,扶着篮球架站定,回头看了一眼还未跑到身边的同学们。此时夕阳的余晖正浓,柱子汗流浃背,皮肤像铜一样地映出充满活力的生命的光,红色的运动服在夕阳中像一团火,隐现着矫若骏马的强健躯体,短短的头发下是一张滴着汗水的脸,回头时目光中注满了不屈与忧郁。
许多围观的师生们都吃了一惊,许多年后他们回忆起这一年,都会想起6月的操场上,那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令人惊奇的王玉柱。
那一天,这幅画面定格在了一个人的精神中,清晰得不可磨灭,强烈地诱引了他的一生。
这个人,就是周秉昆。
10
星期一上午的课堂上,柱子发现周秉昆在偷偷地观察他。后来周秉昆写了一张纸条,叠起来,扔到柱子的腿上。柱子展开一看,周秉昆在纸条上问他的年龄。
“你多大了?”
柱子本不想说自己的年龄,但考虑到这是个与周秉昆和好的机会,不好拒绝,就在纸上写下:18。然后重新叠起来,扔给周秉昆。
周秉昆又写了一句,扔过来,柱子展开看,上面写着:
“我17,以后我喊你哥好不好?”
柱子突然明白周秉昆是想和他做朋友,不由得心中一阵暖暖的感动。上次的不愉快发生之后,他一直心怀愧疚,于是急忙写下:“好啊。”将纸条叠好扔了回去。
下课后,周秉昆把自己的桌子挪了回来,紧挨着柱子的课桌,从此以后的课堂上,周秉昆总是趴在桌子上扭头看柱子,柱子被盯得不好意思,就开玩笑地拿薄的课本盖在周秉昆的眼睛上,周秉昆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仍是用那个姿势趴着。半节课之后柱子想周秉昆是不是睡着了,拿下课本一看,周秉昆精神着呢,裂开了嘴角,望着柱子笑。
下课后周秉昆也不出去晃荡了,凑到柱子的课桌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像一只温顺的大猫,别人都说不动周秉昆去做的事情,柱子只要一开口,周秉昆就立刻去了。有一天下午周秉昆手拿两只雪糕进教室,其中一只是给柱子买的。柱子剥下雪糕纸,周秉昆接过来,和自己的那张团起来往前一扔,他想扔进垃圾篓里,但是废纸落在教室门口。肖春莹走到教室后排,不客气地说周秉昆:“周秉昆同学,请你把你扔的废纸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