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无意间发现,西门有一家名叫“手擀面”的店里卖的面条很软和,我吃了之后居然不会胃疼。跟店里的老板娘聊了几次之后我明白了,自己和的面比较软,亲手擀出来的面条制作既方便有爽口。听着老板娘得意的夸口,我便下决心要学会这个手擀面是怎么做。
俗话说厨艺都是偷来的,于是我找各种借口去看老板娘是怎么做面条的,还不时的旁敲侧击的问问。最后明白了,原来手擀面也就那么几步,和面–>醒面–>擀面–>切面–>煮面–>吃面,六步搞定!
事情往往就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还好我对做饭有天生的领悟感,做菜什么的一般只要看一遍电视里怎么教的,然后我基本就能做的八九不离十了。可是对这个面条啊,还是有些犯怵了。和面的时候,一会儿水放多了,那就再加点面粉;一会儿面太多了,就得再加点水;这样的循环下去,那块儿面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我都干脆放弃了,软硬就那样吧,总不能让我俩吃一周面条吧。
打电话和我妈妈说我在做面条,我妈妈惊讶之余便开始唠叨,要求和面要“三光政策”—-盆光、面光、手光等等等等说起来没完没了。
第一次给爱人做他心爱的面条,切面的时候大概是爱心泛滥了吧,手里拿着切菜刀越来越觉得费劲,切得面条有的宽有的细,巨丑无比,我都想把切好的面条揉了重擀重切呢。只是看了看时间,张箫快下课回来了,还是赶紧煮吧。亏得老板娘给我强调了怎么煮面,否则啊,那面条注定要么沾锅底儿,要么面汤溢出来。
当我刚把厨房收拾完,张箫正好开门进屋,发现餐桌上摆着他最爱吃的面条,还有我烧的几个菜。张箫乐呵呵地说:宝宝,你越来越贤惠了。
说着说着张箫的手就伸向了餐桌,我一把拉住他的胳膊,赶紧补充道:快去洗手啦。
张箫撅着小嘴说道:宝宝,你啥都好,就是无时不刻不想着让我洗手洗澡,哎。干脆给你拿个玻璃罩子和这个世界隔离开得了……
我:少废话,赶紧吃饭啦!
我呆呆的看着张箫欢实地吃着面条,看着他那小样,我心里一阵阵的开心,那一瞬间,我依稀觉得自己真的就像是张箫的贤内助,隐约地我也感受到了那种洗衣做饭的快乐。
很没出息哈,呵呵。
给张箫的碗里夹着菜,张箫突然问我:宝宝,你这是哪里买的面条啊,怎么奇形怪状的啊?
我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自己做的啦……
张箫一脸惊讶,眼睛还放光,说道:你做的?太感人了吧!难怪这么好吃呢……
说罢他就放下手中的碗筷,双手抱着我的肩膀,搂住我,我也尽情地享受他怀中的温暖。我说道:宝宝,其实我自己已经练习了好多天了,还是做的不好……
张箫捧起我的手说道:把我宝宝的手都磨破了……
后来做手擀面做的多了,动作也麻利多了,而且擀的面皮儿也一般儿均匀,几乎是一个标准的圆。更关键的是切的面条不仅粗细均匀,面条细长,而且切得速度巨快,嗖嗖嗖,后来每次张箫看我切面条的时候总会强调一句:“宝宝,咱不赶时间,当心手啊。”一听到这句话啊,心里甭提多开心了,呵呵。与此同时,我不仅实现了我妈提的和面“三光政策”,还学会了用玉米面做薄面,甚至还给张箫做了很多次杂粮面的手擀面。后来去山西旅游的时候,我刻意留意了山西人做面条的技巧,尝试地学了学,好难,山西人做面的技巧太高了。还是陕西面条粗犷简易些,呵呵。
刚才趁着灯光细细看了看自己的手,这么多年了,洗衣做饭干家务,苍老许多,已然中年人的手了,皮肤粗糙了,关键变大了,手指变粗了,呃……
亲们,这就是为爱情付出的成本吧,青春易逝,岁月有痕,铭刻于心。
90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花间的细诉》
自从我俩搬进北区小屋之后,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天更蓝了,草更绿了,花更香了,就连空气都觉得更清新了。自己每天都欢快地蹦蹦跳跳地去教室,欢欢喜喜地回家来,那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快,至今从未有过的欢快。那个时候,即便是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抱着小考拉,都能觉得考拉在微笑,发自肺腑地微笑。
我会把小考拉抱在怀里,耐心地教卡拉说话,陪他聊天,教他叫“爸爸”,教他叫“爹地”,教他认识哪个是“爸爸”,哪个是“爹地”。
我也会抱着小考拉,伫立在阳台上,等候着他“爸爸”归来的身影。
我还会让小考拉自己待在床上,然后和他说“爹地要给爸爸做饭了,乖乖不闹不哭哈。”
我有时候会抱着小考拉,对不去洗澡的张箫说:“乖乖,快去叫你爸爸陪你去洗澡。”说罢便将考拉推到张箫面前,然后假声假气地替小考拉说道:“爸爸,陪我去洗澡嘛……”然后冲张箫做个鬼脸,他也就只好乖乖去洗澡了。只不过,他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拉上我,也不管我洗过没有,他的理由很明确:“儿子,爸爸带你去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