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最大贡献在于以革命为主题的战争年代,没有用大量的笔墨去描绘战争的激烈场面,弘扬革命军人的英勇果敢,而是从非常人性化的角度,展现了年轻人青春勃发,儿女情长而又不失其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
一个是会写字描花,杀敌勇敢,英气勃勃又善解人意,还会唱“九九艳阳天”的副班长。
一个是眉清目秀,身段婀娜,性格温婉,恬静秀美,插秧薅草什么农活都会干的房东女儿。
风景如画的村庄,温暖灿烂的艳阳天,年纪相仿同样情窦初开的花样年华,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相遇了…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三天不生手生。大半年不写字了,坐在书桌前,只感觉眼睛发涩,看不清字迹(老花),手对笔的控制也差了很多。寇海洋,你是不是忘记了你好歹也做过老师的啊!
有位哲学家说过:只要你愿意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读书写字,不是一辈子的事吗?关于学习和锻炼这件事,你应该一直在路上!
时光雕刻经典 岁月沉淀精华
一部1957年拍摄的电影,经过现代技术的修复以后,添加了字幕,音乐和对白更加清楚,画面比原来更有质感,故事情节也显得更紧凑丰满。
整部电影像山水画一样精致,像抒情诗一样唯美,像心理小说一样充满真实细腻的人性光辉,实在让人惊叹。
从小说的创作到编剧的改编,从演员的选角,场景的搭建,道具服装,摄影灯光,美工化妆再到主题歌《九九艳阳天》的诞生,无不凝结着台前幕后所有创作人员的满腔心血。
崔永元导演的《电影传奇》为观众揭秘了电影背后一连串不为人知的往事。
经典需要时间来检验。
突然想起,多年以前陈国志给我做饭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就算简单炒一道菜,你也要花时间和功夫,甚至还有投入感情,这道菜才能好吃。
啧啧,这老头儿,真是无处不在了,看部老电影,也能想起他。
人物篇
二妹子—陶玉玲
崔永元在《电影传奇》里提到: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陶玉玲演的二妹子特别有味道。这个二妹子是哪里找的呢?
其实找这个二妹子可是费了老大的功夫了。当时的编剧胡石言和黄宗江跑遍了全国各大文工团,最后看上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年仅23岁的演员陶玉玲。等导演王苹看到正在下乡到处演出的陶玉玲时,她因为经常化妆,眼睛被感染了,又肿又涨。
还没有恋爱经验的的陶玉玲自己也认为她貌不出众,既没有二妹子那么淳朴,也没有二妹子那么可爱,所以从来没想过好运会从天而降。
导演王平力排众议,她的一双慧眼看到:陶玉玲的小酒窝比她的眼睛更迷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机遇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
陶玉玲貌不惊人,可镜头中的二妹子为什么就那么楚楚动人,让人难以忘怀。
当时的摄影师曹进云和蔡济渭,为了把二妹子的神韵拍出来,陶玉玲去到哪,他们就跟到哪,为的就是寻求人物的最佳上镜角度。
据说,陶玉玲的45度侧面是最漂亮的,所以电影里的二妹子是坐在小船上,侧面出场的。
二妹子的对白非常少,加起来不过208个字,比她弟弟小牛说的话还少,但是人物塑造得非常丰满传神。
摄影师功不可没,虽然两位年轻人不过二十出头,初出茅庐却有大师的手笔。
一连串镜头特写将一位恬静秀美,情窦初开,又欲说害羞,憧憬着美好爱情的农家姑娘表现得精准细腻。
副班长(李进)—廖有梁
比陶玉玲还小三岁的廖有梁饰演男一号副班长的时候,还不满二十岁,在很多观众的眼里,长着一副娃娃脸的他还只是一个朝气蓬勃,英姿勃发的英俊少年。
虽然身材并不高大魁梧,但匀称挺拔,一张朴实却带着水乡灵秀的笑脸,一双神采飞扬的浓眉大眼,一口略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一件白衬衣,一身旧军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那个阳光灿烂,器宇轩昂的副班长。
他,有孩子般的单纯稚气,少年的多愁善感,青年的俊朗潇洒,还有战士的英勇阳刚,侠骨和柔肠。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帮助田大爷修房子的副班长,一边干活一边唱起“九九艳阳天”的时候,那种神采飞扬,潇洒阳光迷倒了多少观众啊!
为了个人的感情转业留在地方,这是一个战士死也不能接受的。没有国哪有家,这就是军人的侠骨柔肠。
我们的理想就是解救千千万万的二妹子,解放全中国。
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 哪怕你十年八载不回还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 只要你胸戴红花呀回家转
指导员—徐林格
小时候看电影,看的是热闹,往往会忽略一些东西。
就像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往往不是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容易让人恍惚间就错过了,等到某一天你醒悟过来的时候,不禁叹息一声,哦,原来一直在你的身边。
您好,请问天涯一路同行有个文章《傻蛋和傻蛋》您能找来吗?作者叫摆地摊卖小孩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