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般我都窝在宿舍里发呆,大部分时间是看看书,经常习惯性地翻看我和陈国志的各种照片和日记,心里依然有说不出的难过。
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工作环境这么糟糕,连一个朋友都没有。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同事,但是我却不愿意和他们有过多的交往。
可是,和陈国志分开毕竟已成事实了,再难过也于事无补了,再说我们继续交往也没有一个结果,勉强在一起还不是在那里蹉跎岁月呢?算了,还是想想眼前的生活吧!
我的宿舍离体育馆就大概一公里左右,神经科医生说要来接我,我说不用了,自己走过去刚好当运动前的热身了。
周六的体育馆人多为患。
我站在门口,茫然在满场飞奔的人群里努力寻找神经科医生的身影。
“嘿,寇老!”
背后传来了打招呼的声音,我猛一回头。
医生穿着一套荧光绿的羽毛球服,手拿羽毛球拍笑意盈盈地看着我。旁边还站着一位身材比他稍高的中年男人。
“这是我大学同学,龙斌。也是我现在的同事,他是内科医生,刚下班就被我拉过来了。今天啊,让你和他好好切磋切磋!”
“哈哈,寇老师好!”爽朗的笑声,舒心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风。
眼前的男人身材匀称,宽宽肩膀,窄窄的腰,长长的褪。
白色的衬衣,外加一件灰色的休闲西装,笔挺的西裤,锃亮的皮鞋。欧阳医生五官粗犷,龙斌却显得俊朗,尤其是他的鼻梁高挺,有点希像腊式的鹰钩鼻。
剑眉星目,齿白唇红,好一个英俊的男人!
嗯…哦…
看来…真的,要好好切磋了…
逗比龙斌
很多人推荐《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芒格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
之所以要构建这种多元思维模型,是因为在查理芒格看来,宇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类全部的知识都是在尝试对这个复杂整体进行研究,各学科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用单一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事物,就可能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型,进而犯下愚蠢可笑的错误。就像查理芒格经常引用的那句谚语说的,“在手持铁锤的人看来,全世界都像一颗钉子”。
我们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古老的小笑话:有一个常年在街上要饭的叫花子说,假如我当上了皇帝,一定要拿着金饭碗去要饭。虽然这个笑话有点夸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单一思维的局限性。
在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常常反思自己。
自己是不是习惯性犯这种错误啊!尤其是年轻的时候,遇到别人有不同意见的时,总忍不住想要压到别人,想方设法摆事实讲道理,雄辩滔滔。陈国志就经常说我自以为读了点书,有点道理就喜欢把人家逼到角落里,还洋洋自得。
现在想来,的确就是如此。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有多元的思维模式。
就是面对一个问题,他很少说那些主张性的观点,比如政府是应该怎样啊,你这么做是对是错啊,谁是好人谁是坏蛋啊…这些话题,他不讨论,不评论,他更关心的是,面对一个现象,有没有不同的解释,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看?
被称为中国半个圣人的曾国藩,资质平庸,情商不高,但最后却可以位极人臣,成为中国近代一代圣人,被***、蒋介石终生膜拜。
其实,曾国藩是个庸人。
这个“庸人”不是指最后的功绩,而是说他的起点—曾国藩是一个资质平平的人。
就像这世上几乎所有的少年人都会喜欢那个有着天才般不羁灵魂的楚留香,却甚少有人会崇拜鲁钝的郭靖。
楚留香名动江湖,也不过得个“盗帅”美名,郭靖一生只守了一座襄阳城,却能成为真正的“侠之大者”。
很显然,曾国藩是属于后者的。
曾国藩是所有庸人的楷模。
他成就理想的道路,没有少年天才,没有仗剑天涯,更没有红烛佳人。
翻看曾国藩的传记,其实他也不是一开始就懂得为官之道,左右逢源的。年青的时候,他性格巴蛮,做事情很容易“一根筋”。初入官场的他,性格过于刚直不懂变通,不断被同僚弹劾,甚至和咸丰皇帝公然叫板,“以辞职相要挟”。结果被年轻气盛的皇上打入冷宫,无人问津。
在家丁忧的曾国藩,百无聊赖开始彻底反省自己。
他在被冷落之后才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是强者,实际是弱者。以前自己自负,以为自己能屈能伸,凡事总是别人的不是,后来才知道自己原来也有很多不足。
自从思想彻底悔悟之后,曾国藩开始变得谦恭了,圆滑了。
现在想来,曾国藩犯得的错误不就是没有养成“多元思维模式”,一直生活在武志红心理学说得个人的“一元世界”里,眼中只有自己吗?
您好,请问天涯一路同行有个文章《傻蛋和傻蛋》您能找来吗?作者叫摆地摊卖小孩儿 ,谢谢。